学术动态
-
172025-04
Nature!乐竞平台朱卫国教授团队取得癌症防治基础研究突破性进展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汪能在顶级期刊《Nature》上合作发表高水平论文
2025-05-15近期,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汪能与香港科技大学陈子亭教授团队、香港城市大学吴耿波助理教授团队合作,首次实现并在实验验证了一类被称为“旋磁双零折射率介质”的全新光学超材料,并揭示了旋磁双零超材料、拓扑相变临界点与时空涡旋光场三者之间的内在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通过该材料超鲁棒地产生光学时空涡旋的新机制。相关研究以“Bulk-spatialtemporal vortex correspondence in gyromagnetic zero-index media”为题,...
-
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郭勇博士后在Nature Index期刊(Advanced Function...
2025-05-15近日,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影响因子18.5,中科院JCR一区,TOP期刊)和Analytical Chemistry(影响因子6.8,中科院JCR一区,TOP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题为“Near-infrared excitation/emission metal-free probe with frequency up-conversion for dual-modality imaging”的研究论文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并被列为“Hot Topic: C...
-
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曾锡环在中科院TOP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2025-05-132025年5月4日,我院曾锡环副教授在能源领域顶级期刊《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中科院一区Top,JCR一区,IF=16.9)上发表题为“Decoding China's hydrogen development: A content analysis of policy objectives and instruments”的学术论文。曾锡环为论文第一作者,乐竞平台为第一完成单位。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基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分析框架,深入剖析中国氢能政策演变轨迹、结构特征及央地政策互...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博士王奔等人在机器人仿生设计和运动控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5-06近日,乐竞平台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博士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研究员徐天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等,在机器人仿生设计和运动控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研发出基于患者自体血液、具备仿根结线虫结构与多模态仿生运动能力的磁驱血凝胶纤维机器人,实现对颅内深部区域的精准、微创药物递送(图1)。成果于2025年5月1日发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王奔为第一作者与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历时超3年,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252024-03
蔡兴科研究员课题组在自然指数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发表研究论文证实了配位数对...
本文成功合成了Mn2B、MnB、MnB2和MnB4等具有不同Mn原子配位数的纯相硼化锰(MnBx)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比较,课题组发现随着化合物中B含量的增加,单个Mn催化位点的催化活性大大提高。在−0.3 V下,MnB4的最佳FE和氨产率分别达到38.5 ± 2.7%和74.9 ± 2.1 μg h−1mgcat−1,远高于目前报道的硼化物材料...
-
252024-03
AAAI 2024 | 通过特征重组对齐跨视角地理定位中的几何空间布局
该工作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跨视角地理定位方法,通过特征重组对齐跨视角图像之间的几何空间布局,减少几何错位引起的歧义,使具有判别力的定位线索更容易学习。此外,我们引入了加权(B+1)元组损失,并表明它显著地加快了训练速度,提高了性能。大量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CVUSA、CVACT和VIGOR数据集上取得了最先进的性能,...
-
222024-03
丁春雨团队在《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发表研究论...
通过综合分析,团队确认了月壤内部存在多个离散层。结合嫦娥三号着陆区的地质背景及撞击坑形成原理,推测这些离散层可能源于周围小型撞击坑溅射物的多次沉积。
-
212024-03
心理学院李小青老师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Child Abuse & Neglect》上在线发表
-
192024-03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徐世祥教授研究团队联合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袁小聪教授团队在《N...
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针对超快光场时空耦合调控的新机制:通过引入空间相关的时间延迟结合二维空间几何变化直接实现光场的时空调控。为证实新机制的有效性,团队进一步设计了实现这种机制的技术方案。通过该方案,实验上获得了振幅/相位同时具有涡旋分布的时空耦合光场(简称为光弹簧)。
-
192024-03
AAAI 2024 | 基于约束形变的跨模型属迁移攻击